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建筑行业的朋友们,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贷了笔长期款盖楼,利息每个月都在付,可这利息到底该记到费用里,还是算到大楼的成本里?要是记错了,不光账面上不好看,说不定还得改半天 —— 这长期贷款利息资本化的账,可真是让不少新手头大。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保证小白也能看明白。
一、先搞懂:啥是利息资本化?跟费用化有啥不一样?
估计有朋友会问,“利息不就是费用吗?为啥还要资本化?” 其实啊,这得看这钱花在哪儿。简单说,要是贷款是为了建房子、买大型设备这些 “大家伙”,而且这些东西还没建好能用,这期间产生的利息,就得算到这些资产的成本里,这就叫资本化。等东西建好了能用了,之后的利息才算是费用,记到财务费用里。
打个比方,建筑公司贷了 5000 万建商场,工期两年。这两年里的利息,得加到商场的成本里;两年后商场开业了,剩下的利息就按月记到费用里。这样一来,商场建好后,账面上的成本就更实在,不会让前期的费用看起来太高。
这儿有个关键点得记牢:只有同时满足 “为了构建资产”“资产还没完工”“利息已经产生” 这三个条件,才能资本化。少一个都不行,这点可别马虎。
二、建筑企业哪些情况能算利息资本化?这些场景要记准
建筑行业的项目周期长,情况也多,咱得具体说说哪些时候能资本化。
比如,公司贷款建办公楼,从打地基到装修完还没投入使用,这期间的利息能资本化;要是贷款是为了日常买材料、发工资,那利息就只能费用化。还有啊,要是项目中途停工了,超过 3 个月没干活,这期间的利息也不能资本化,得改成费用化 —— 这点很多新手容易忽略,大家可得注意。
有朋友可能会问,“我们工地冬天停了两个月,这利息还算资本化不?” 这种正常的季节性停工,只要之后还接着干,利息还是能算到资产成本里的,不用改。
三、利息资本化的金额咋算?分步骤来不犯愁
算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其实不难,就几步:
第一步,确定资本化期间。就是从项目开始到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的这段时间,中间停工超过 3 个月的,得把停工那段去掉。
第二步,算专门借款的利息。专门借款就是专门为这个项目贷的款,这部分利息,减去这笔钱暂时没用存银行赚的利息,剩下的就是能资本化的金额。
第三步,要是还有一般借款(不是专门为这个项目贷的),得按项目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乘以平均利率来算。
举个例子,某建筑公司为建酒店贷了专门借款 3000 万,年利率 6%,一年利息 180 万。这一年里,这笔钱有 3 个月存在银行,赚了 3 万利息。那这一年能资本化的利息就是 180 万 - 3 万 = 177 万。是不是挺简单?
四、做账分录咋写?从开始到结束一步不落
咱分阶段来说说分录咋做,新手照着套就行。
- 项目建设期间,每月计提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 —— 酒店(利息)
贷:应付利息
这时候利息就跑到资产成本里了。 - 项目完工,达到可使用状态后,比如酒店开业了,当月的利息就要改记费用:
借:财务费用 —— 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 实际支付利息的时候,不管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分录都一样: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有朋友问,“要是项目完工前,利息付多了或者付少了咋整?” 多付的可以留着以后冲抵,少付的补提就行,不用太紧张。
五、新手常犯的 3 个错,避开就能少走弯路
- 把项目停工超过 3 个月的利息还在资本化。有个粉丝就跟我说过,他们工地因为环保检查停了半年,他还一直把利息记在在建工程里,后来被会计师事务所指出,改了好几天账 —— 所以停工时间得盯紧了。
- 项目刚开工就把所有利息都资本化。其实啊,得等项目 “实质性建造” 开始才行,光签了合同没动工,那时候的利息不能算。
- 资产都已经在用了,还在资本化。比如大楼都开始收租金了,利息还往在建工程里记,这就错了,得赶紧改成财务费用。
六、举个真实案例:某建筑公司是咋做的
去年接触过一家建筑企业,他们贷了 8000 万建商业综合体,工期 3 年。第一年,他们把所有利息 1000 万都记到了在建工程;第二年,因为疫情停工 4 个月,这 4 个月的利息 300 多万就改成了财务费用;第三年项目完工,剩下的利息 500 万全部费用化。最后审计的时候,会计师说做得挺规范,没出啥问题。
这案例告诉我们,只要按规矩区分资本化期间,该转费用的时候及时转,就不会出大错。
其实啊,建筑企业的利息资本化看着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就是 “抓时间、分用途、算对钱” 这九个字。新手刚开始可以多问问老会计,或者看看公司以前的账是咋做的,慢慢就熟练了。我个人觉得,与其怕出错不敢做,不如多动手试试,做错了改了就是经验 —— 毕竟谁刚开始做账没犯过几次错呢?关键是搞懂背后的道理,下次就不会再错了。希望这些能帮到刚入行的朋友们,咱们慢慢学,总能把账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