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自家厂子刚评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想贷笔钱升级生产线,可对着银行的申请表犯愁 —— 到底能贷下来多少?人家审批时,会盯着哪些资质不放呢?别慌,这些问题啊,小编接触过的不少老板都问过,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说说。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贷款额度一般在啥范围?为啥和普通企业不一样?
先给个大概数吧,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贷款,额度通常在 50 万到 3000 万之间。你可能会说,这跨度也太大了吧?没办法,谁让这类企业特点就是轻资产、高成长呢,银行评估起来维度多,额度浮动自然就大。
为啥和普通企业不一样?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手里有 “科技” 这个加分项啊。有专利、有研发能力,国家还鼓励,银行放贷时多少会倾斜点。就拿隔壁街的那家新材料公司来说,他们有 3 项发明专利,申请贷款时,额度就比同规模的普通贸易公司高了近 500 万。这就是差别。
那是不是有 “科技型” 头衔就能随便贷?也不是。要是企业刚起步,没什么营收,就算挂着科技型的牌,额度也高不了。所以啊,这个头衔是敲门砖,但不是万能钥匙。
二、申请贷款时,银行最先看哪些硬资质?怎么才能让这些资质更 “好看”?
银行看的东西可不少,但有几样是跑不掉的。
第一是知识产权。专利、软著这些,数量越多、含金量越高越好。有个做软件开发的朋友,把 5 个软著都拿去做了评估,银行一看,直接把初步额度提高了 20%。所以啊,平时别把这些东西压箱底,该用的时候得拿出来。
第二是研发投入。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占比,银行很看重。要是每年都能拿出营收的 5% 以上搞研发,说明企业有持续创新能力,银行也更放心。怎么让这个数据好看?平时做账时,研发人员工资、设备采购这些,都得单独列清楚,别混在其他费用里。
第三是营收和现金流。光有技术不行,还得能赚钱。银行会查近一年的银行流水,看看钱进钱出是否稳定。要是流水忽高忽低,甚至有好几个月没进账,那额度肯定受影响。这时候该怎么办?提前半年把账理一理,让现金流看起来平稳些,别临时抱佛脚。
三、要是资质不太够,贷款额度会受多大影响?有没有办法补救?
资质不够的话,影响可不小。比如专利数量不够,可能直接砍掉 30% 的额度;现金流不稳定,银行可能只批你想要的一半。更麻烦的是,有些银行会直接拒贷,连申请的机会都不给。
那能补救吗?也不是没办法。可以找担保公司帮忙,有了担保,银行可能会放宽点要求,不过得付点担保费。或者,先从小额度贷起,按时还款,慢慢积累信用,过个一年半载再申请提额。我认识个老板,第一次只贷了 200 万,还了一年后,再申请就批了 800 万,这就是信用的作用。
还有啊,要是研发投入不够,可以赶在申请贷款前,多投入点钱搞研发,虽然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但总比啥都不做强。
四、不同贷款产品,对资质要求一样吗?该去哪里找适合自己的产品?
不一样,差得远呢。比如科技专项贷,对知识产权要求特别严,但额度高、利率低;而经营周转贷,更看重现金流,对研发投入要求就松点。
那该去哪里找?银行官网肯定有,但信息太多,看着头大。不如直接去银行的企业贷款部门,找个客户经理聊聊,把企业情况一说,他们会推荐合适的产品。或者,当地的科技局也会汇总一些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政策,去那儿问问,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有个小技巧,申请前多跑两家银行,别吊死在一棵树上。每家银行的侧重点不一样,这家觉得你资质一般,说不定那家就觉得你是优质客户呢。
五、提交申请后,资质审核要多久?审核没过的话,能重新申请吗?
审核时间不好说,快的话一周,慢的可能要一个月。为啥这么久?因为科技型企业的资质审核更复杂,光是评估专利价值就得好几天。要是材料没准备齐,来回补材料,时间就更长了。所以啊,申请前最好把材料清单列清楚,一样样准备好,能省不少事。
审核没过的话,当然能重新申请,但别马上就去。先问问银行没过的原因,是专利评估不够,还是现金流有问题。针对性地改改,过两三个月再申请,成功率会高很多。有个老板第一次因为研发费用证明不全被拒了,补了材料隔了三个月再申请,就批下来了。
小编觉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关键是把自己的 “科技优势” 转化成 “资质优势”。专利、研发投入这些,平时就得打理好,别到了要贷款的时候才想起它们。银行看的不只是现在的实力,还有未来的潜力,把这些潜力用资质证明出来,额度自然不会低。希望这些话能帮到正在为贷款发愁的老板们,祝大家都能顺利拿到钱,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