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担心:不知道自己名下有没有莫名多出来的贷款?担心不小心被人冒用身份办了贷款却浑然不觉?其实啊,很多朋友都跟你一样,对 “怎么查询自己名下的贷款” 这件事一头雾水。毕竟现在贷款渠道那么多,银行的、网贷的,万一漏掉哪一个,心里总是不踏实。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说说查询自己名下贷款的实用方法,保证你一看就懂,赶紧跟着往下学吧!
一、通过央行征信报告查询,最全面的方式
我们在查询自己名下的贷款时,央行征信报告绝对是绕不开的重要工具。因为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正规的网贷平台,只要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相关的贷款记录都会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征信报告里。
查询征信报告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线上的话,我们可以登录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注册并登录自己的账号,然后申请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不过要注意,申请后不是立马就能看到的,通常需要等待 24 小时左右,系统会把查询结果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到时候再登录查看就行。
线下的话,就更简单了,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到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者有征信自助查询机的银行网点,在自助机上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很快就能打印出自己的征信报告。小编建议大家每年至少查一次征信报告,这样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贷款情况,也能发现有没有异常记录。
虽然征信报告很全面,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小的网贷平台可能没有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这些平台的贷款记录就不会出现在征信报告里。所以光看征信报告还不够,还得结合其他方法一起查询。
二、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查询,针对性强
如果你在银行办理过贷款,想查询这些贷款的具体情况,那直接通过银行的官方渠道查询是最方便的。
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手机 APP,我们在使用这些 APP 的时候,只要登录自己的账户,一般在 “我的贷款” 或者 “账户管理” 栏目里,就能看到自己在该银行办理的所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金额、还款时间、剩余本金等等。要是你不太会用手机 APP,也可以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或者直接转人工服务,让客服帮你查询。
当然,如果你离银行网点比较近,也可以带上身份证去柜台查询。不过现在手机 APP 那么方便,大部分朋友应该更愿意选择线上查询吧。但有些朋友想要更详细的纸质凭证,那去柜台查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银行渠道只能查询到在该银行办理的贷款,如果你在其他银行还有贷款,就需要分别去对应的银行查询,稍微有点麻烦。
三、通过网贷平台自行查询,查漏补缺
现在很多人除了银行贷款,还会在一些网贷平台上借款。这些网贷平台的贷款记录,有些在征信报告里有显示,有些则没有,所以我们得自己去各个网贷平台查询一下。
首先,回忆一下自己曾经用过哪些网贷平台,然后下载这些平台的官方 APP,登录自己的账号,在 “我的” 或者 “借款记录” 里查看有没有未还清的贷款。要是时间太久忘了自己用过哪些平台,也可以翻一翻手机里的短信,很多网贷平台在放款、还款的时候都会发送短信提醒,从短信里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小编要提醒大家,不要随便下载那些不知名的网贷平台 APP,以免泄露个人信息。尽量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正规平台的 APP,这样更安全。
四、通过手机运营商查询,意外的小途径
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想到,手机运营商也能帮我们查询一些贷款相关的信息。因为有些网贷平台在审核贷款的时候,会要求授权查看借款人的手机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所以通过手机运营商的一些服务,或许能发现一些贷款的蛛丝马迹。
我们可以登录自己手机号对应的运营商官网,或者下载运营商的手机 APP,查看自己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里有没有和贷款平台相关的信息。不过这种方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完全依赖它来确定自己名下的贷款情况。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小编也是偶然发现这个方法的,大家可以试试看,但别抱太大期望。
五、通过线下征信查询点查询,适合不太会用手机的朋友
对于那些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或者觉得线上查询麻烦的朋友,去线下的征信查询点查询是个好办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很多商业银行也设有征信自助查询机。
到了查询点,工作人员会指导你怎么操作,你只需要按照提示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很快就能拿到自己的征信报告。拿到报告后,可以慢慢翻看,上面会详细记录你的贷款信息。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问旁边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般都会耐心解答。
六、查询后的注意事项,很重要
查询到自己名下的贷款信息后,可不能就这么算了,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要牢记。首先,要仔细核对每一笔贷款记录,看看是不是自己办理的,贷款金额、还款情况有没有问题。如果发现有陌生的贷款记录,一定要及时联系贷款机构核实,必要的时候可以报警处理。
其次,要关注自己的还款情况,看看有没有逾期记录。要是有逾期,要赶紧把欠款还清,不然会影响自己的信用。另外,不要频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因为每次查询都会留下记录,频繁查询可能会让贷款机构觉得你很缺钱,影响后续的贷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