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第一次接触贷款的朋友,是不是总担心自己碰到违法的贷款?毕竟现在贷款渠道太多了,网上随便一搜就跳出一堆平台,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些贷款能碰,哪些碰了会惹麻烦?今天咱们就一点一点说清楚,帮你把合法和违法的贷款分明白,以后贷款心里就有底了。
一、利息高得吓人的贷款,十有八九不合法
你知道吗?贷款利息不是想定多少就定多少的。那多少利息才算合理呢?目前的规定是,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LPR 的 4 倍)。就拿最近的 LPR 来说,一年期大概是 3.45%,四倍就是 13.8% 左右,超过这个数的利息,法律可就不保护了。
有人可能会问,超过了会怎么样?比如你借了 1 万块,对方要收 20% 的年利息,那超过 13.8% 的部分,你完全可以不用还。要是对方逼着你还,这就可能涉及违法了。
之前有位网友分享,他急用钱借了 5 万,说好月息 3 分,结果一年下来光利息就 1.8 万,比本金的三分之一还多。后来才知道这种高利息贷款根本不合法,最后通过协商只还了合理的部分。所以啊,碰到说 “利息随便谈”“想借多少都行” 的,一定要先算清楚利息,超过 LPR 四倍的,果断绕道走。
二、玩 “套路” 的贷款,坑你没商量
什么是 “套路贷”?简单说就是放贷的人用各种花招骗你借钱,然后想法设法让你还更多的钱。常见的套路有哪些呢?
比如 “砍头息”,你借 1 万,对方先扣掉 2000 当手续费,实际只给你 8000,但合同上写的还是借 1 万,利息也按 1 万算。这就属于套路贷的一种,是违法的。
还有 “连环贷”,你借了 A 平台的钱还不上,对方就介绍你去 B 平台借钱来还,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欠的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怎么避开这些套路呢?记住几点:签合同前把所有费用问清楚,实际到账金额一定要和合同一致,不要相信 “借新还旧” 的建议。有位朋友就因为没注意这些,本来只借了 2 万,半年后变成了要还 20 万,最后只能报警解决。
三、用途不合法的贷款,借了也白借
贷款用途也很重要?当然了。如果把贷款用来赌博、买违禁品,或者去放高利贷,那这种贷款本身就不合法。就算双方签了合同,法律也不会保护。
那哪些用途是合法的呢?买房、装修、做生意、交学费这些都没问题。正规的贷款机构在放款前,都会问你贷款用途,还会要求提供相关证明。
给大家列个表,一看就明白:
合法用途 | 违法用途 |
---|---|
购买房产、汽车 | 参与赌博、非法集资 |
个人消费、教育培训 | 购买毒品、枪支等违禁品 |
小微企业经营、创业 | 转贷牟利、放高利贷 |
所以啊,贷款前先想清楚用在哪儿,别因为用途不对,最后钱没用到正地方,还惹了一身麻烦。
四、没资质的机构放贷,等同于 “地下钱庄”
不是谁都能放贷款的。银行、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这些都是有资质的,他们有金融监管部门发的牌照。但有些公司或者个人,根本没有牌照,也敢放贷,这就涉嫌违法了。
怎么查机构有没有资质呢?可以去银保监会的官网查,或者直接问对方要金融许可证。要是对方支支吾吾拿不出来,那你就得小心了。
之前有位网友在一个没资质的平台借了钱,后来对方不仅暴力催收,还把他的个人信息卖给别人。最后虽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但前前后后耗了大半年,太不值当了。
五、合同里藏猫腻的贷款,签了也能不算数
签贷款合同时,是不是经常懒得细看条款?这可不行。有些违法的贷款,会在合同里藏陷阱,比如故意写模糊利率,或者加一些不平等的条款。
比如有个案例,合同上写着 “月息 1 分”,看着挺低,结果实际算的是 “日息 1 分”,一年下来利息翻了好几倍。这就是典型的合同欺诈,这样的贷款合同是无效的。
那签合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 所有数字都要看清楚,特别是利率、还款金额这些。
- 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别不好意思。
- 不要签空白合同,也不要在没看清楚的情况下签字。
要是发现合同有问题,哪怕已经签了,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记住,法律是保护咱们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的。
六、催收手段太极端,本身也是违法的
就算贷款是合法的,催收方式不对也可能违法。比如上门骚扰、辱骂恐吓、爆通讯录,这些都属于暴力催收,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那合法的催收方式有哪些呢?打电话、发短信提醒,或者通过法院起诉,这些都是可以的。要是碰到暴力催收,别害怕,保留好证据,直接报警就行。
有位朋友就遇到过暴力催收,对方不仅半夜打电话骚扰他的家人,还在他小区贴大字报。他果断报了警,最后对方不仅停止了催收,还因为违法催收受到了处罚。
七、小编给新手的几句实在话
贷款这事儿,不怕不懂,就怕不仔细。作为过来人,给第一次贷款的朋友提几个建议:
- 能在银行贷,就别找其他机构。银行的利率低,也更规范。
- 额度够用就行,别想着多贷点。借得多,还得也多,压力会很大。
- 还款计划要提前做好,别逾期。逾期不仅影响信用,还可能被催收。
- 碰到不懂的,多问问身边有经验的人,或者直接咨询律师。
根据最新的数据,去年全国查处的违法贷款案件中,有 70% 都是因为借款人没看清合同,或者找了没资质的机构。其实只要多留个心眼,很多坑都能避开。
贷款本身是个好东西,能帮咱们解决燃眉之急。但前提是要找对渠道、用对地方。弄明白哪些贷款违法,哪些合法,以后再碰到需要贷款的时候,就能心里有数,踏踏实实借钱,安安稳稳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