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乡亲在问,手里那套农村自建房能不能拿去银行办贷款?其实啊,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能"或"不能"。先说个实在话,现在确实有些地方开始试点农村房抵押贷款了,但具体能不能办成,得看你的房子符不符合几个硬杠杠。比如说有没有正规的宅基地证,房子是不是在规划范围内,最关键的是当地银行有没有开通这项业务。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把里里外外的门道都给大家整明白。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先说说最现实的情况吧。现在全国大概有58个县市在搞农村房抵押试点,但每个地方的政策细则差别可大了去了。像浙江德清那边,去年就有村民用自家房子贷了30万搞民宿装修。不过要是换到中西部某些地方,可能连受理窗口都还没开呢。
这些硬性条件不达标就别想了
- 必须双证齐全:宅基地使用证和建房许可证缺一不可,很多老房子就卡在这关
- 房子得是砖混或框架结构,那种土坯房基本没戏
- 所在村组要纳入当地政府确权登记范围
前两天碰到个老乡,拿着80年代的老宅子去问贷款,结果发现宅基地证还是手写的,这种就需要先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换新证。这里提醒大家,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农房确权"回头看",抓紧时间把证件都更新了才是正经。
说到贷款流程,其实跟城里买房贷款差不多。先要找评估公司给房子估价,不过农村房评估可比商品房麻烦多了。评估师得现场看结构、查周边、问行情,有时候还得走访邻居确认权属。有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透露,他们行里现在对农村房贷款审批特别谨慎,生怕出现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
这些隐形限制要注意
别看有些银行广告打得响,实际操作起来条条框框多着呢。比如贷款用途必须明确,只能用于生产经营或者房屋翻建,想拿来炒股买基金门都没有。还有些地方规定,抵押期间房子不能出租,这就让很多想做民宿的乡亲犯了难。
利率方面也是个头疼事。目前试点地区的农村房贷款,利率普遍比商贷高1-2个百分点。我打听过几个案例,年化利率基本在5.8%-7.2%之间浮动。不过也有例外,像某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能拿到贴息贷款,这个就要多跑当地农业农村局问问了。
最让人纠结的还是风险把控这块。万一还不上贷款,银行要怎么处置抵押的农房?现在多数试点地区的做法是,优先在本村集体内部流转。可现实是,同村人接盘的意愿普遍不高,最后往往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所以有些银行现在搞"组合抵押",要求把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啥的一起押上。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那城里人在农村买的房子能抵押吗?这事儿可得泼盆冷水了。根据最新政策,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的农房,不仅不能抵押贷款,连过户都可能被认定无效。前阵子就有个城里人,花20万买的农家院,现在想贷款翻修,结果四处碰壁。
要是实在缺钱周转,其实还有其他路子。比如有些地方推的"两权抵押"贷款,可以把土地承包权和住房财产权分开抵押。或者找正规的农业担保公司,虽然要交担保费,但审批通过率高不少。再不济,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有农产品预售贷款,这个倒是跟房子没关系。
最后唠叨句掏心窝的话:农房贷款这事吧,既不能一棒子打死说完全没戏,也不能听风就是雨觉得随便能贷。关键是多跑腿、多打听,把自家房子的"底细"摸清楚,再对比各家银行的政策。有条件的话,最好拉上村干部一起去银行咨询,有时候他们掌握的内部消息比网上查的靠谱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