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在问,办贷款到底需不需要本人亲自跑银行?这事儿吧,其实得分情况来看。现在很多银行都开通了线上审批通道,像小额信用贷之类的,确实不用本人到场也能搞定。不过遇到大额贷款或者需要抵押的情况,那可就得老老实实去柜台了。比如说办理房贷的时候,银行不仅要核对身份,还得当面签合同,这种时候可别想着偷懒。当然啦,特殊情况也有变通办法,比如提前做好委托公证什么的。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哪些情况必须本人到场,哪些可以远程操作。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贷款流程中的"露面"时刻
先说个真实的案例,我表弟上个月想搞装修贷款,本来以为手机点点就能搞定,结果银行非要他去网点。为啥呢?因为他选的这家银行要求首次办理必须现场实名认证。这里就带出个重点:首次业务办理往往都需要本人到场。
- 信用贷款:多数线上完成,但超过20万额度可能要视频面签
- 抵押贷款:必须本人带房产证原件到现场核验
- 企业贷款: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必须出面
不过啊,现在有些银行搞起了"远程面签",戴着口罩对着摄像头读承诺书就行。但这种情况仅限于特定产品,而且得看银行当时的政策。记得去年某个城商行就因为远程审核出过纰漏,后来收紧了这个口子。
二、特殊人群的特殊处理
说到必须本人到场这事,有些特殊情况还真得特别注意。比如老年人办贷款,银行通常会要求子女陪同,倒不是说要担保,主要是怕老人家理解不清合同条款。再比如说夫妻共同贷款,原则上两个人都得来现场,但要是实在有人出差,提前做好委托公证也行。
这里有个冷知识:境外人士在国内贷款,就算人在国外,很多银行也要求视频见证签字。我有个做外贸的朋友,去年在新加坡远程办了深圳的房贷,整个过程折腾了俩礼拜,光是时差问题就够呛。
三、避免跑银行的诀窍
要是实在不想跑银行,这里有几个小窍门可以试试。首先是选对贷款产品,现在很多互联网银行的信用贷,全程手机操作就能放款。其次是提前准备材料,把身份证、收入证明这些扫描件存手机里,需要的时候直接上传。
不过要提醒大家,委托他人代办这事得慎之又慎。去年有个新闻,某客户让亲戚帮忙办车贷,结果合同被篡改了利率条款。真要委托的话,记得三点:公证处做正式委托书、指定具体办理事项、设置资金到账提醒。
四、银行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
其实各家银行对到场要求差异挺大的。像国有大行普遍严格些,股份制银行相对灵活。有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偷偷告诉我,他们支行业绩压力大的时候,对到场要求就会适当放宽。但碰到银保监检查期间,又会突然严格起来。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工作日和周末办理,到场要求可能不一样。有些银行的周末值班经理没授权处理复杂业务,这时候就算你去了也可能白跑一趟。所以最好提前打电话确认,别嫌麻烦。
五、未来趋势与个人建议
虽然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涉及到资金安全的问题,银行短期内应该不会完全取消到场要求。不过这两年疫情倒是催生了不少创新做法,比如"移动柜台"上门服务,或者AR远程核验之类的黑科技。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保护个人信息永远是最重要的。不管要不要本人到场,涉及到身份证复印件、人脸识别这些敏感操作,千万得多留个心眼。毕竟现在骗子手段层出不穷,宁可多跑两趟银行,也别贪图方便掉进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