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日常生活中,不少朋友可能会突然琢磨:自己名下会不会有不知道的贷款呢?毕竟现在信息时代,万一被人冒用身份办了贷款,那麻烦可就大了。别担心,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查询自己名下有没有贷款的具体方法,新手小白也能轻松看懂,一起往下看吧!
一、通过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最全面的方式
想知道自己名下有没有贷款,查个人征信报告绝对是首选。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是银行贷款、信用卡透支,还是其他正规平台的贷款,基本都会记录在征信报告里。
那怎么查征信报告呢?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线上的话,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注册账号后申请查询,一般第二天就能收到电子版报告。要是嫌等邮件麻烦,也能选择在线查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官网查询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比如回答一些关于自己信用卡或贷款的问题,别慌,都是你自己的信息,仔细想想就能答对。
线下的话,带着身份证去附近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者有征信自助查询机的银行网点,刷身份证就能打印。小编觉得,线下打印的报告更直观,纸质版拿在手里也方便核对。
这里有个小提醒,征信报告一年有两次免费查询的机会,超过两次就要收费了,所以别频繁查询,毕竟查多了也没用,反而可能让人觉得你很缺钱,对以后贷款有影响哦。
二、通过银行 APP 或官网查询,针对性强
如果你记不清自己在哪家银行办过贷款,或者想看看某几家银行有没有你的贷款记录,那可以试试各家银行的 APP 或官网。
比如你有工商银行的卡,就下载工行 APP,登录后在 “我的” 页面找找 “贷款” 相关的入口,一般都会有 “我的贷款” 选项,点进去就能看到自己在工行的贷款情况。其他银行也差不多,流程都大同小异。
不过这种方法有个局限,就是只能查到该银行的贷款,要是你在很多家银行都可能有贷款,那一家家查就有点费时间了。但对于只想确认某几家银行的朋友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三、通过贷款平台查询,别忘了网贷
现在除了银行,很多人也会在网贷平台借钱,这些贷款记录有些会上征信,有些可能不会,但不管怎样,自己查一下总是好的。
你可以打开曾经用过的网贷 APP,比如支付宝的借呗、微信的微粒贷,登录后在个人中心里找 “借款记录” 或 “贷款详情”,就能看到自己有没有在该平台的贷款。要是记不清用过哪些平台,也可以翻翻手机里的 APP,或者看看银行卡流水,有没有来自网贷平台的放款或还款记录。
小编觉得,网贷平台的查询虽然不如征信报告全面,但能帮你查漏补缺,毕竟有些不上征信的网贷,只有在平台自己的系统里才能查到。
四、拨打金融机构客服电话,直接问更清楚
要是你对线上操作不太熟悉,或者查了之后还有疑问,那就试试拨打金融机构的客服电话。比如你怀疑自己在某家银行有贷款,就打那家银行的客服电话,提供身份证号等信息,客服会帮你查询。
打电话的时候,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客服可能会问一些核实身份的问题,如实回答就行。这种方法虽然可能要等一会儿,但胜在直接,有啥不懂的还能当场问清楚。
五、去银行柜台查询,适合不擅长用手机的朋友
对于一些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的朋友,去银行柜台查询是个不错的选择。带上身份证,到任意一家银行的柜台,告诉工作人员你想查询自己名下有没有贷款,他们会指导你操作。
不过要注意,有些银行可能只能查到自己银行的贷款,要是想查所有银行的,可能还是得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但柜台工作人员比较有耐心,会一步一步教你,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很友好。
六、如何辨别查询到的信息是否准确?
查完之后,可能会有朋友问:查到的信息是真的吗?怎么辨别呢?其实很简单,看看贷款的金额、放款时间、还款记录等,是不是和自己的记忆相符。如果有一笔贷款,你完全没印象,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是被人冒名贷款了。
这时候可以联系放款机构,要求核实贷款信息,要是确认是冒名贷款,要及时向机构说明,并报警处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七、多久查一次比较合适呢?
可能有人会说,我查一次没问题,是不是就不用再查了?其实不是的。小编建议,最好每年查一次征信报告,平时也可以偶尔看看自己常用的银行和网贷平台,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
尤其是在换工作、租房、办信用卡之后,更要多留意,因为这些时候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可能会高一些。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身份信息被冒用而产生的不明贷款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等到贷款逾期,收到催收信息才知道自己名下有贷款,这时候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所以,主动查询自己名下的贷款情况,是保护个人信用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定期查询,让自己的信用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