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不少中小企业老板最近都在愁厂房扩建的事,订单多了车间不够用,想扩建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想到贷款。那中小企业用于厂房扩建的贷款到底能贷多少呢?贷少了不够盖车间,贷多了怕还不上影响生意,这种纠结劲儿,估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今天小编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到正在犯愁的朋友们。
厂房扩建贷款,一般能拿到多少钱?
其实这没有固定的数,得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小编见过不少案例,有的中小企业扩建厂房贷了两三百万,有的能拿到上千万,差距还是挺大的。
就拿我们镇上的一家食品加工厂来说,他们做了五年多,年营收大概 800 万,想把厂房扩建一倍,去银行申请贷款,最后批了 500 万。银行说主要看他们之前的纳税记录好,而且扩建后能增加不少就业岗位,符合当地扶持政策。还有一家做机械零件的小厂,刚做满三年,年营收 400 万左右,扩建厂房只贷到 200 万,因为他们没有太多可抵押的资产,只能靠信用贷款,额度自然就低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企业本身有闲置的土地或者现有的厂房,拿去做抵押的话,能贷到的钱通常会多不少。有个朋友开的服装厂,用现有的厂房做抵押,扩建贷款一下子批了 800 万,比他预期的多了不少,现在新厂房都快投入使用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贷款额度?
想知道自己能贷多少,得先看看这些影响因素,心里好有个底。
首先是企业的经营时间和营收情况。一般来说,经营时间越长、营收越稳定,银行越愿意多贷点。毕竟经营时间长说明企业抗风险能力可能更强,营收稳定则证明还款能力有保障。如果刚做一两年,营收忽高忽低,那贷款额度可能就不太理想。
其次是有没有可抵押的资产。前面也提到了,有抵押的话额度会高很多。除了厂房、土地,一些价值高的设备也能用来抵押。但有些朋友想要用知识产权之类的来抵押,可能就不太容易,很多银行不太认可这类抵押物。
然后是当地的政策支持。不同地方对中小企业扩建厂房的扶持力度不一样,有些地方为了鼓励企业扩大规模,会给银行一些补贴,让银行敢放更多的贷款。像在一些工业园区里的企业,扩建厂房贷款额度往往比园区外的要高。
申请贷款时,要准备哪些东西?
提前把材料准备好,能少跑很多冤枉路,也能让审批快一些。
最基本的就是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这些,一定要在有效期内,要是快到期了,最好先去换新的再申请。然后是最近一两年的财务报表,能清楚地让银行看到企业的盈利情况和还款能力。还有扩建厂房的详细规划,包括预计投入多少、扩建后能增加多少产能、多久能收回成本这些,越详细越好。
小编之前帮一个朋友申请过这类贷款,他一开始没准备好扩建后的效益分析,银行让他补材料,来回折腾了快半个月。所以大家申请前最好先给银行打个电话,问清楚具体要哪些材料,一次性准备齐全。
有没有办法能提高贷款额度?
肯定有办法,只要找对路子,还是有可能多贷点的。
可以多对比几家银行,不同银行的贷款政策不一样,有的银行可能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有的则更看重抵押物。多跑几家问问,说不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额度也可能更高。
还有就是把扩建的好处说清楚,比如扩建后能引进更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接更大的订单,增加当地税收等。这些都能让银行觉得你的扩建计划靠谱,愿意多放些贷款。有个做包装材料的企业,就是因为把和一家大公司的意向合作合同给银行看了,证明扩建后有稳定的大客户,贷款额度提高了 100 万。
另外,要是企业平时信用记录好,没有过逾期还款的情况,也能给申请加分。银行查信用记录的时候,看到你一直按时还款,对你的信任度就会提高,审批额度自然也可能更理想。
贷款额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很多人觉得既然是扩建,肯定钱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
贷款是要还利息的,要是贷太多,扩建后一时半会儿收不回成本,还款压力会很大,万一经营出点问题,还不上贷款就麻烦了。小编认识一个老板,扩建厂房时一心想多贷点,结果贷了 1000 万,新厂房建好后市场行情变了,订单没那么多,每个月还利息都头疼,最后只能把部分厂房租出去才勉强维持。
所以贷款额度够用就行,最好是根据扩建的实际需求来定,稍微留点备用金预防突发情况就可以。有数据显示,大概七成的中小企业扩建贷款额度都在实际需求的 1.2 倍以内,这或许暗示着,合理的额度范围是能满足需求又不会造成太大还款压力的。
至于不同银行在评估厂房扩建贷款时,除了看这些基本因素,会不会考虑行业的平均扩建成本、周边同类企业的发展情况等,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合适的额度才是最稳妥的。
小编的一点建议
中小企业用于厂房扩建的贷款,额度多少合适,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前多了解影响额度的因素,把材料准备齐全,多对比几家银行,这些都能帮你拿到更合适的额度。
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高额度,不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扩建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好,要是因为贷款压力影响了正常经营,就得不偿失了。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合适的贷款,把企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