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刚接触贷款的你,是不是总听说 “贷款坑多”“利息高得吓人”?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为啥有人贷完款顺顺利利,有人却栽了大跟头?今天就针对新手最关心的问题,把贷款的坏处、利息和陷阱的真相讲透,看完你就能避开很多坑。
贷款的利息真的普遍很高吗?为啥有人说 “还不起”?
很多新手一听到 “贷款” 就怕,觉得利息肯定高得离谱。其实这得看你从哪贷。
正规渠道比如银行,利息是有上限的。像房贷,目前五年期以上利率大概在 4% 左右;消费贷年化利率多在 6%-10%,换算下来,借 1 万块钱,一年利息最多也就 1000 块。但要是找了非正规平台,比如一些小贷公司、民间放贷的,利息就可能高到吓人。
有个朋友之前急用钱,在某平台借了 5 万块,对方说 “月息 1 分 5”,听着不高,可算下来年化利率是 18%,比银行高了一倍多。更夸张的是,有些号称 “无抵押、秒到账” 的平台,实际年化利率能超过 36%,这已经超出了法律保护的范围,还不上的时候,利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
所以说,利息高不高,关键看渠道。正规机构的利息有明确范围,非正规渠道才可能出现 “高利贷”,这也是为啥总有人说 “贷款利息高得还不起”。
贷款陷阱真的那么多吗?新手最容易踩哪些坑?
“贷款陷阱多”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对没经验的新手来说,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去。咱们来看看常见的陷阱,还有真实发生过的例子,帮你提个醒。
第一个常见陷阱是 “砍头息”。比如你借 10 万块,对方放款时先扣掉 2 万当 “手续费”,实际到手 8 万,却要按 10 万还利息。去年就有个司法判例,某小贷公司因为收砍头息被起诉,法院判决借款人只需按实际到手金额还款,公司还得退还多收的部分。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陷阱,新手很容易被 “放款快”“手续简单” 吸引,忽略了前期扣掉的钱。
第二个是 “隐形收费”。合同里写着 “月息 0.8%”,看着挺低,可还款时突然冒出 “管理费”“担保费”“逾期准备金”,加起来比利息还高。有用户吐槽,借了 3 万块,最后算下来总费用比本金还多 2 万,这就是没看清合同里的小字导致的。
第三个是 “套路贷”。对方先以 “低息”“无抵押” 诱你借款,等你还不上时,就介绍 “新平台” 让你借新还旧,一步步让你陷入 “以贷养贷” 的循环,最后债务越滚越大。这种情况性质恶劣,遇到了一定要及时报警。
新手记住,凡是让你先交钱、合同条款模糊、催着你赶紧签字的,大概率有问题,多问一句、多等一天,都比掉坑里强。
逾期不还的滞纳金有多狠?会被拉进 “黑名单” 吗?
借了钱要是还不上,除了利息,还会产生滞纳金,这也是贷款的一大坏处。滞纳金怎么算?不同机构不一样,有的按未还金额的 0.05% 每天收,有的直接收未还部分的 5% 作为违约金。
比如你借了 1 万块,逾期 10 天没还,按每天 0.05% 算,滞纳金就是 50 块;要是逾期一个月,就是 150 块。看着不多,但如果长期逾期,滞纳金和利息会叠加,原本 1 万的债务,可能几个月就变成 2 万。
更严重的是影响征信。正规贷款都会上征信系统,逾期记录会保留 5 年。要是逾期超过 90 天,就可能被列为 “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说的 “黑名单”。进了黑名单,后果可不少:房贷、车贷基本没戏,信用卡申请会被拒,甚至坐飞机、高铁都受限制,孩子上学也可能受影响。
我见过有人因为几千块的逾期,几年后想买房贷款被拒,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只要借了钱,一定要记好还款日,哪怕还最低额度,也别让它逾期。
新手贷款前,做好这几件事能避开 80% 的坑
既然贷款有这么多要注意的地方,那新手真的需要贷款时,该怎么做才能少踩坑?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
- 先算清楚 “总成本”。别只看利率,把可能的手续费、管理费、滞纳金都算进去,用 “年化利率” 来对比,超过 36% 的直接 pass。
- 只找有资质的机构。银行、持有金融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都是正规的,那些没听过名字、APP 界面粗糙的小平台,尽量别碰。
- 合同逐字读,不懂就问。尤其是关于 “提前还款要不要违约金”“逾期怎么算” 的条款,别嫌麻烦,让工作人员解释清楚再签字。
- 借款金额别超过自己的还款能力。比如月薪 5000,每个月还款最好别超过 2000,不然很容易影响正常生活。
我身边有个同事,去年买房贷款,光是对比不同银行的利率、还款方式,就花了一周时间,最后选的方案比最初看的,30 年下来能省十几万。所以说,多花点时间做功课,真的能避开很多麻烦。
其实贷款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怎么用、从哪借。对新手来说,怕的不是贷款本身,而是对利息、陷阱、逾期后果的不了解。只要选对渠道、算清成本、守住还款底线,贷款就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负担。
最后想跟新手说一句:借钱前多问自己几遍 “这钱非借不可吗”“我真的能还上吗”,想清楚了再行动,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