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看到 “无息贷款” 这四个字,你是不是眼睛一亮?不用交利息,白借钱用,到期还本金就行,这好事儿谁不想要?但咱心里也犯嘀咕:这世上真有不用掏利息的贷款?为啥有人说办完之后花的钱比有息贷款还多?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无息贷款真的没有利息吗?
一、先弄明白,无息贷款里的 “息” 到底指啥?
咱们平常说的 “利息”,就是借钱后要给放款方的报酬,比如从银行贷款 10 万,一年后还 10 万 5 千,这 5 千就是利息。那无息贷款里的 “无息”,是说连这 5 千都不用给吗?
其实啊,这里的 “无息” 大多是指 “借款人不用自己付利息”。利息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有人替咱给了。就像助学贷款,学生上学期间的利息是政府补贴的,这时候学生确实不用掏利息;还有些企业搞的创业无息贷款,利息可能是当地政府或园区给承担了。
那有没有完全没利息的情况?小编问过银行的朋友,他们说基本没见过。哪怕是宣传得再响的 “无息”,也得仔细看看合同。有位网友分享,他申请过某平台的无息贷款,合同里写着 “免利息但收 2% 手续费”,算下来跟低息贷款也差不多。所以说,“无息” 更像是个说法,咱得看清楚谁在替咱出利息,出多少。
二、那些 “无息” 背后,可能藏着啥费用?
很多人申请完无息贷款才发现,钱是拿到了,可各种名目的费用加起来,比利息还肉疼。这到底是咋回事?
最常见的是手续费。比如你想贷款买辆车,4S 店说 “无息分期 2 年”,但要收 3% 的手续费。贷 10 万的话,手续费就是 3000 块,虽然不算利息,但这钱不还是额外花出去了吗?还有担保费,有些无息贷款要求找担保人,或者买担保保险,这又是一笔开销。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利息藏在 “价格里”。就像买手机,某店说 “分期 12 期无息”,但同款手机比别家贵 500 块。你以为没花利息,其实这 500 块早就含在手机价里了。小编身边就有朋友遇到过,算下来比直接花钱买还亏。
那咋知道有没有隐藏费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句:除了本金,还需要交啥钱?手续费怎么算?有没有违约金?把这些记下来,自己算笔总账,就知道划不划算了。
三、为啥会有无息贷款?谁在背后出钱?
放贷款的机构也不是慈善家,为啥愿意搞无息贷款?这里面其实有门道。
最常见的是政府在推动。比如为了鼓励大家创业,特别是农村地区、大学生创业,政府会拿出钱来补贴利息,让银行敢放贷,创业者能少花钱。这种无息贷款一般有明确的用途,比如开小店、搞种植,不能随便用。
还有就是企业为了促销。比如汽车品牌、家电品牌,搞 “无息分期”,其实是把利息算到了自己的营销成本里。你分期买了他的东西,他虽然少赚了利息,但多卖了产品,总的来说不亏。
不过有个事儿我一直没完全弄明白,就是不同机构的补贴方式差异太大。有的是直接把利息打给银行,有的是让借款人先交利息再返还,具体操作细节到底有多少种,我还真说不全,可能得去问专门做贷款的人才清楚。
四、申请无息贷款,咱得注意啥?
就算真有靠谱的无息贷款,申请的时候也不能大意,不然可能吃大亏。
首先,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别嫌字多,重点看这几处:贷款期限多久?本金怎么还(是每月还一点还是到期一次还)?如果提前还款,要不要交违约金?有没有必须买的保险或服务?有位网友就因为没看合同,到期还款时才发现要交 “提前还款违约金”,多花了好几千。
其次,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还上。虽然不用交利息,但本金是必须还的。要是到期还不上,征信会受影响,以后想贷款买房、买车都难。小编建议,申请前算算自己每月能攒多少钱,确保还款压力不大再办。
虽然无息贷款听起来比有息的好,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比如你只需要借 3 个月,有些无息贷款要求分 12 期还,每月还一点,其实资金灵活性反而差了。这时候可能短期有息贷款更合适。
五、哪些无息贷款比较靠谱?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无息贷款能信呢?小编觉得这两种可以多留意。
一种是政府官方渠道的。比如人社局推的创业无息贷款、教育局的助学贷款,这些有明确的政策文件,申请条件、流程都公开透明,隐藏费用少。申请的时候可以直接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问,别找中介,免得被坑。
另一种是大品牌的正规促销。比如知名车企、连锁家电卖场的无息分期,虽然可能有手续费,但至少不会乱来。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大品牌,也得算清楚总成本,比如同款车,无息分期的裸车价是不是比全款买贵,这点很重要。
最后小编说几句实在话。无息贷款不是真的 “白给钱”,只是利息由别人替咱出了,咱得弄清楚这钱是谁出的,有没有其他费用。要是你真有需要,比如创业缺启动资金、上学交不起学费,那可以去申请,毕竟能减轻不少负担;但要是为了买奢侈品、超前消费,那就算了,免得最后还不上钱,影响征信。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管啥贷款,都得睁大眼睛,算清账目,再做决定。希望这些能帮到你,要是你身边有人想办无息贷款,也可以把这些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