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围绕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责任展开分析,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和实际案例,说清楚哪些情况下丈夫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如何避免连带风险等问题。咱们会从法律条文、银行规定、举证责任三个维度切入,重点聊清楚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和财产保全方法,最后给出几招实用的风险防范建议。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法律怎么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债务属于共同债务。比如老婆办贷款时老公在合同上签了名,这时候两人都得还钱。但如果是老婆偷偷用信用卡透支买奢侈品,老公不知情也没花这钱,法院一般不会认定为共同债务。
这里有个关键点:债务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举个例子,如果贷款是给娃交学费或付医药费,哪怕老公没签字也可能要担责。但要是老婆借钱炒股亏了,这钱没用在家庭开支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二、银行是怎么操作夫妻贷款的?
现在多数银行要求双签制度,特别是大额贷款。比如申请50万消费贷,信贷员肯定会让两口子一起来签字。有些银行还会查夫妻双方的征信报告,要是老公有呆账记录,可能直接导致审批失败。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像某些网贷平台只要手机验证码就能放款,这时候老公要是没参与借款,记得保留未签字证明和资金流向记录。万一真闹上法庭,这些材料能证明债务和家庭无关。
三、被追债时该怎么自证清白?
首先得搞明白,债权人起诉时需要先举证这是共同债务。如果对方拿不出共同消费凭证或资金混同证据,咱们可以申请法院调取银行流水。比如老婆贷款到账后马上转给闺蜜,这种明显不是家庭开支的情况,法院大概率会判个人债务。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婚内财产协议最好去做公证。很多夫妻签了AA制协议,但没公证的话,债权人完全可以说不知情。之前有个案例,丈夫拿着公证过的协议,成功保住自己那套房不被执行。
四、预防风险的三板斧
1. 重大贷款必须双签:超过家庭年收入30%的借款,两口子一起去银行办手续,别嫌麻烦;
2. 账户管理要隔离:专门开个贷款专用卡,别和买菜卡混着用;
3. 定期查征信报告:每年两次免费查询机会,发现莫名多出贷款记录马上报警。
最后提醒各位,遇到催收电话别慌。先问清楚债权方名称和借款合同编号,要求对方提供书面材料。要是催收的说不清基本借款信息,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