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问"现在创业还能干啥",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琢磨了好久。去年餐饮店倒了一片,电商内卷成红海,但转头发现小区里快递驿站排队的人更多了。今天就结合我这半年实地调研,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眼皮底下的创业机会,重点说说8个投入小、门槛低的黄金赛道,有些你可能天天见却没想到能赚钱...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刚需型消费:看得见摸得着的稳妥买卖
先说个真事儿,我家楼下王姐去年盘了间20平小店做现烤面包,你猜现在月流水多少?8万!比旁边奶茶店还高。这类民生消费类项目有三个优势:
- 复购率高:面包总要吃,衣服总要洗
- 现金流稳定:日清月结不压款
- 技术门槛低:找个靠谱师傅带半个月就能上手
- 社区轻餐饮:像现包水饺、鲜炖燕窝,注意要错位竞争,别扎堆做奶茶
- 家庭保洁升级:不是传统家政,而是细分出收纳整理、宠物托管等新需求
- 便民服务站:整合快递收发、钥匙配送、代购跑腿等"最后一公里"服务
二、数字服务领域:藏在手机里的金矿
我表弟去年做抖音小程序开发,现在团队5个人接单接到手软。这个领域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 私域运营:帮实体店搭建会员系统,转化率能提高30%
- 短视频代运营:重点做垂直领域,比如教培机构招生视频策划
- AI工具应用:不是让你开发AI,而是用现成工具做内容生成、数据分析服务
三、健康经济:疫情催生的长期红利
上个月去上海考察,发现写字楼里的共享冥想舱居然要预约排队。大健康产业不只有保健品,还有这些新玩法:
- 职场减压服务:包括办公室肩颈调理、正念培训
- 银发经济:适老化改造咨询、老年旅游定制
- 功能食品:比如助眠软糖、控糖零食,要找有供应链支撑的品类
四、绿色经济:政策扶持的新蓝海
最近各地推的碳中和政策,藏着不少创业机会。不是让你去搞光伏发电,而是:
- 二手商品循环:注意要做标准化改造,比如翻新电子产品的质检认证
- 碳积分服务:帮小微企业核算碳排放,对接交易平台
- 环保材料替代:比如用甘蔗渣做的一次性餐具,已经有很多餐馆在采购
五、知识服务:信息差永远存在
有个做职业规划咨询的朋友,靠知识星球年入百万。关键要找到特定人群的焦虑点:
- 考证培训:消防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资质类
- 技能变现:教退休阿姨做短视频,帮程序员做副业指导
- 行业报告:垂直领域的数据整理分析,比如最近爆火的露营市场调研
六、设备租赁:重资产里的轻模式
认识个95后姑娘,专做儿童平衡车共享租赁,旺季月流水20万+。这个模式的核心是:
- 选对租赁标的:客单价3000元以上,使用频次低的物品
- 做好损耗管控:押金+保险双保障
- 建立回收渠道:和厂家谈残值回购协议
七、县域经济:下沉市场的爆发点
去年在县城看到的三个暴利生意:
- 农产品直播代运营:帮农户把山货卖到城市
- 婚庆全案策划:包含场地布置、跟拍、喜糖定制等
- 新能源车配套:充电桩安装、社区换电柜
八、技术赋能传统行业
最后这个可能有点门槛,但利润空间最大。比如:
- 用RPA机器人帮工厂做报表自动化,客单价5万起
- 给餐饮店装智能点餐系统,抽流水1.5%
- 开发微信小程序帮美容院管理会员,年费998元
写完这些方向,突然想起两年前自己第一次创业踩的坑。其实选对赛道只是开始,关键要控制试错成本。建议先做最小可行性验证,比如想开轻食店,可以周末在小区摆摊试卖。另外要关注政策风向,像教培和电子烟就是前车之鉴。最后送大家句话:没有夕阳产业,只有不会创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