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在温州买房啊,公积金贷款绝对是上班族的首选。不过每次看到"贷款额度"这几个字,总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账户里明明存了十几万,怎么算下来只能贷到一半?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温州公积金贷款额度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听说最近政策又有新调整,有些朋友因为没搞懂规则白白少贷了二十多万,想想都肉疼!咱们可别再吃这个亏了。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额度计算的核心密码
公积金中心那个计算公式,乍一看跟天书似的。其实拆开来看很简单,主要看三个数:账户余额、缴存基数、贷款年限。举个例子,小王每月缴存2000块,单位再给交2000,这样缴存基数就是4000。假设他现在账户有8万,打算贷20年,那他能贷多少呢?
- 账户余额倍数:温州现在是按15倍算,8万×万
- 月缴存额公式:4000×60%×12×2057.6万
- 最高限额:夫妻双方都有公积金的可以到100万
最后取这三个数里的最小值,也就是57.6万。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要是账户余额没达到月缴存额的12倍,可能连这个数都拿不到,所以平时千万别随便提取公积金。
二、那些容易踩雷的细节
上次陪朋友去市民中心办事,听到个大姐在和工作人员掰扯。她觉得自己月缴5000块,怎么也该贷满100万,结果系统只批了78万。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信用报告上——两年前有张信用卡忘了还,虽然只有300块,但硬生生把额度砍掉两成。
还有个更隐蔽的规则,很多人不知道贷款年限会影响额度。比如同样是月缴4000,贷25年的话能比贷20年多拿15万左右。不过现在温州政策规定,贷款期限加上房龄不能超过50年,买老破小的朋友可得算仔细了。
特别提醒:去年开始执行的差别化信贷政策,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都上调了。要是名下已经有套公积金贷款没结清,别说提高额度了,连申请资格都可能没有。
三、民间流传的提额偏方
最近在房产论坛看到不少"攻略",说什么提前半年调高缴存基数能多贷款。这个法子确实有用,但要注意操作时间。公积金中心计算基数时,是按申请前12个月的平均值算的。要是突击调整,可能被认定为异常缴存,反倒影响审批。
还有人说挂靠高缴存单位能提额,这种操作风险极大。去年温州就查处过中介公司帮人伪造缴存记录,结果买房人不仅贷款被收回,还上了征信黑名单。真要改善贷款条件,不如老老实实和单位协商调整缴存比例。
四、对比周边城市的门道
跟隔壁台州比,温州的公积金政策算是挺友好的。台州单身最高只能贷60万,温州个人就能贷到80万。不过杭州去年试行的"商转公"新政倒是让人眼馋,不知道温州什么时候能跟进。最近有风声说可能要放宽高层次人才的贷款限制,博士生买房说不定能多贷30%,这可是个值得关注的风向标。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朋友的神操作。他去年结婚前用自己名义贷款买了房,今年老婆的公积金余额攒够了,两人直接办了离婚再复婚,用老婆的名义重新申请贷款。虽说最后确实多贷了20万,但这种钻空子的做法风险太大,搞不好真要人财两空。
我想说,温州公积金贷款额度这事,既要懂政策又要会规划。建议打算买房的朋友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该调基数的调基数,该养征信的养征信。有空多跑跑公积金中心的咨询窗口,他们手里有些不成文的审核标准,可比文件上的白纸黑字管用多了。最后提醒大家,千万别轻信中介的"包过"承诺,自己的贷款还是得自己上心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