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民买基金时盯着收益率数字,但真到要算自己赚了多少钱时反而犯迷糊。这篇文章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基金到底怎么计算收益和盈亏。从总盈亏公式到每日收益怎么来,再到手续费对实际到手金额的影响,我会用具体案例帮你理清逻辑,最后还会说几个容易踩坑的细节。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总盈亏和账户总盈亏怎么算?
先说最基础的总盈亏计算。举个例子,你去年买了3只基金:
- A基金投入1万,当前市值1.2万
- B基金赎回过5000元
- C基金分红拿到800块
如果是算某只单只基金的盈亏,比如持有1年半的某混合基,要用(当前市值+赎回过的钱+分红)-总投入成本。比如你定投了10次共3万,现在持有市值2.8万,期间赎回过2000块,分红1500元,那实际盈亏是(28000+2000+1500)-300001500元。
二、基金收益的基本公式与手续费影响
具体到每笔交易的收益计算,有个通用公式:收益赎回当天净值×份额×(1-赎回费率)-本金。比如买了1万元净值为2的基金(得到5000份),赎回时净值涨到2.5,赎回费率0.5%,那收益2.5×5000×0.995-1000012437.5-100002437.5元。
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申购费对实际份额的影响。假设买1万元某股票基,申购费1.2%,实际确认金额是9880元。如果当天净值是1元,你得到的其实是9880份,而不是10000份。这个细节会导致后续收益计算出现偏差。
三、浮动盈亏与每日收益的关系
在基金账户里看到的浮动盈亏(当前净值-持仓成本)×持有份额。比如持仓成本1.5元/份,现在净值1.8元,持有2000份,那浮动盈亏就是600元。但要注意,这个数字没扣除赎回费,实际卖出时会少一些。
每日收益的计算更直接:今天赚的钱持有份额×(今日净值-昨日净值)。比如昨天净值1.0,今天1.02,持有1万份,当日收益就是200元。但遇到分红或折算时,净值会突然下降,这时候要结合份额变化来看。
四、持有期收益和年化收益率的重要性
持有期收益主要看(卖出净值-买入净值)×份额。比如3年前以1元净值买入,现在1.8元卖出,5000份的话收益4000元。但如果是分批买入,成本价就要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比如第一次1元买2000元,第二次1.2元买3000元,总份额2000/1 + 3000/1.22000+25004500份,平均成本(2000+3000)/4500≈1.11元/份。
年化收益率适合比较不同持有期的投资效果。比如持有2年总收益40%,年化≈18.32%;持有半年赚20%,年化就是44%。计算公式是(1+总收益率)^(365/持有天数)-1。但要注意,这个指标对短期波动大的基金参考性有限。
五、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与实操建议
1. 赎回时的未知价原则:下午3点前赎回按当日净值,但净值晚上才公布。如果当天市场暴跌,实际到手金额可能比预估少很多。
2. 分红再投资的影响:选择红利再投资的话,分红金额会按除息日净值转为份额。比如分红1000元,除息日净值2元,就会多出500份,长期看能产生复利效应。
3. C类份额的特殊性:持有7天内的赎回费高达1.5%,而A类份额申购费高但长期持有划算。比如买10万C类基,7天内赎回要多扣1500元,这个坑千万要避开。
实操建议:用Excel建立自己的收益跟踪表,记录每笔买入的日期、金额、份额,自动计算持仓成本和浮动盈亏。遇到分红或补仓时及时更新数据,这样对真实收益才能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