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粉丝私信问我,阿里股价跌了这么多,现在是不是抄底的好时机?说实话,这个问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今天咱们就从电商格局、云计算布局、政策影响三个维度,结合最新财报数据和行业动态,深度剖析阿里集团股票的投资价值。文中我会重点分析核心业务增长点、潜在风险因素以及机构最新持仓动向,最后还会给出具体操作建议,记得看到最后有干货!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电商基本盘到底稳不稳?
打开阿里最新财报,有个数据特别扎眼——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仅增3%,要知道这可是阿里的现金奶牛业务。不过仔细看细分项,淘特和淘菜菜的亏损在收窄,这说明管理层正在主动调整策略。
现在的情况是:
- 淘宝天猫用户增长遇到瓶颈,月活用户数卡在9亿上下
- 拼多多日活用户反超淘宝成为电商第一
- 但阿里国际数字商业板块同比增长45%,速卖通订单量暴涨60%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存量竞争,海外增量明显。特别是阿里在东南亚投资的Lazada,最近开始接入菜鸟网络,物流时效从7天缩短到3天,这个改变直接带动GMV环比增长20%。
二、云计算能否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说到阿里云,最近有两个大动作值得关注:
-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70亿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
- 推出行业首个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
目前云计算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提升至12%,虽然增速从去年同期的33%放缓到现在的17%,但政企客户占比提升到55%,这类客户的粘性和付费能力更强。我特意查了工信部数据,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这个赛道还有得跑。
三、政策监管这把双刃剑
自从反垄断罚款落地后,阿里股价确实经历了一波深蹲。不过最近有个新变化: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杭州宣布设立200亿平台经济专项基金
- 蚂蚁集团完成整改后重启IPO传闻再起
这些信号说明政策环境正在回暖,但投资者要注意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细则,特别是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定,可能直接影响阿里云的海外拓展。
四、机构大佬们在偷偷布局?
翻看最新13F报告,发现几个有趣现象:
- 桥水基金Q2增持阿里ADR达28%
- 高瓴资本清仓拼多多却加仓阿里
- 巴菲特搭档芒格公开表示"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
不过要注意,这些机构持仓成本大多在80美元以下,现在股价虽然从高点回撤60%,但相比历史低位还有30%空间。这里我画个重点:关注港股通资金流向,最近南向资金连续20个交易日净买入阿里股票。
五、普通人该怎么操作?
根据现在的情况,我的建议是:
- 长期投资者:可以开始分批次建仓,把资金分成5-6份,每跌10%加仓一次
- 短线玩家:重点关注双十一数据、云栖大会新技术发布这些催化剂
- 观望派:至少配置观察仓,避免完全踏空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投资决策一定要做好仓位管理,千万别All in。最近有位粉丝把买房首付押注中概股,结果被迫延期婚期,这种极端案例咱们要引以为戒。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8月,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