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粉丝私信问我,歌礼制药这票到底有没有搞头?作为国内创新药企的代表,歌礼在抗病毒领域确实有两把刷子。今天咱们就从研发管线、市场格局到财务数据,把这只股票扒个底朝天。特别要关注的是,他们的新冠口服药刚拿到三期临床批件,这个关键节点会不会成为股价转折点?别急,咱们慢慢唠...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公司基本盘面扫描
歌礼制药(代码:1672.HK)2018年顶着"丙肝药第一股"光环上市,没想到赶上集采大棒,股价从20港元高位一路下探。不过话说回来,现在3块多的价位,是不是已经跌出价值了?咱们得仔细看看家底:
- 现金储备超20亿,按现在烧钱速度够撑5年以上
- 自主研发+license in双轮驱动,管线覆盖乙肝、NASH、肿瘤免疫
- 与罗氏、辉瑞等大厂都有合作,最近刚签了个HIV新药引进协议
二、核心产品竞争力分析
重点说说他们的当家产品ASC22(恩沃利单抗),这个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可是被寄予厚望。根据最新临床数据,48周HBsAg清除率能达到30%左右,要知道全球乙肝患者有近3亿,这要是真成了,市场空间不敢想。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得注意,竞争对手腾盛博药的BRII-179也在紧追不舍。两家都在抢"乙肝治愈第一股"的名头,目前来看:
- 歌礼的给药频率更低(每月1针 vs 每周1针)
- 腾盛的安全性数据稍占优势
- 两家预计都会在2024年提交NDA
三、新冠药物带来的变数
说到最近的热点,不得不提ASC11这个3CL蛋白酶抑制剂。三期临床刚启动,股价就来了个20cm大阳线。但咱们得冷静想想:
- 现在入局是不是太晚了?辉瑞的Paxlovid都卖不动了
-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做成OTC药物,或许能在后疫情时代分杯羹
- 重点要看与众生药业的合作进展,后者渠道优势明显
四、财务数据暗藏玄机
翻看最新财报,几个关键指标很有意思:
营收同比增速 | -18% | 主要因丙肝药收入下滑 |
研发费用率 | 153% | 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现金消耗 | 2.1亿/季度 | 相比去年有所收窄 |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玩味,公司开始布局海外市场,ASC22在泰国获批临床,这步棋可能是为规避国内集采风险。
五、机构持仓透露的信号
从港股通数据看,最近三个月北水持续加仓,持股比例从1.8%升至3.2%。不过大摩却悄悄减持了200万股,这种分歧说明什么?
- 长线资金看好创新药估值修复
- 短线资金担心临床数据不及预期
- 需要关注6月份ASC22的48周数据披露
六、估值模型测算
用风险调整后的DCF模型测算,假设ASC22在2025年上市:
- 保守估值:80亿港元(当前市值约40亿)
- 中性估值:120亿港元
- 乐观估值:200亿港元(需叠加NASH药物成功)
不过要注意,这个测算没考虑可能的增发稀释,毕竟公司账上现金还能撑一阵。
七、投资策略建议
最后给个实在话:
- 短线玩家可以关注6月临床数据节点
- 中长线建议分批建仓,毕竟创新药波动太大
- 最大风险还是临床失败,建议配置不超过总仓位5%
总之,歌礼这票就像开盲盒,要的是赔率够高+风险可控。最近港股18A公司集体回暖,叠加美联储加息见顶,倒是给了不错的布局时机。不过切记,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