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摸爬滚打十年的职业投资人老张,用亲身经历总结出三条核心投资法则:选股要看行业景气度、企业护城河和市场情绪差。本文通过深度对话还原其仓位管理策略、止损止盈技巧及应对极端行情的底层逻辑,既有"看财报要抓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硬核技巧,也有"暴跌时要把K线图倒过来看"的独门心法,更有"用买菜思维做价值投资"的生动比喻,为不同阶段的投资者提供可落地的实战参考。
图片由www.webtj.cn匿名网友分享
一、选股逻辑的迭代之路
老张抿了口茶,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刚入市那会儿,我也追过热点、信过小道消息。记得2015年跟着群友买暴风科技,38块追进去,跌到25块还不肯割肉,最后..."他摇摇头苦笑,"现在选股就像找对象,得用放大镜看这三个硬指标。"
- 行业景气度:看国家政策文件里的高频词,比如这两年反复出现的"专精特新"
- 企业护城河:研发投入要占营收5%以上,专利数量每年增长不低于15%
- 估值水位:用PEG指标代替PE,成长型公司控制在1.2以内
"举个具体例子,"他掏出手机点开自选股,"去年布局的新能源车配件股,就是发现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90天缩短到60天,说明在产业链的话语权提升了。"
二、仓位管理的艺术
窗外蝉鸣忽然变大,老张起身关窗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仓位就是投资者的情绪温度计。"他独创的三档仓位管理法值得细品:
- 基础仓:占总资金30%,配置高股息蓝筹股
- 机动仓:占50%,根据季度财报动态调整
- 现金仓:永远保留20%应急资金
"去年三月中概股暴跌时,我就是用现金仓在腾讯380港元位置分批抄底。"他翻出交易记录,"但有个原则——单只个股仓位不超过15%,这是血泪教训换来的。"
三、极端行情的应对哲学
谈到今年初的急跌行情,老张的应对策略出人意料:"我把电脑屏幕旋转了180度,倒着看K线图。当暴跌变成'上涨图形'时,反而能冷静判断哪些是错杀股。"
他特别强调市场情绪差的利用:
- 融资余额跌破万亿往往是阶段性底部
- 新基金发行遇冷时适合左侧布局
- 百元股数量锐减反倒孕育机会
"就像台风天去码头挑海鲜,"他笑着比喻,"好货都被浪卷到岸上了,关键要带对工具和眼力。"
四、持续进化的投资体系
访谈尾声,老张展示了正在研究的行业轮动模型:"这个季度开始跟踪半导体设备折旧率,发现当折旧率超过15%时,往往迎来设备更新周期。"他提醒投资者要建立自己的数据跟踪表,至少包括:
- 每月PPI与CPI剪刀差
- 沪深300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
- 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总成交比重
起身告别时,老张指着办公桌玻璃板下的手写箴言:"慢就是快,少即是多"。这句话或许道破了股市长盈的真谛——在喧嚣的市场中守住认知边界,用工匠精神打磨投资体系,方能在牛熊转换间行稳致远。